山西省晉中市某不銹鋼工業焊管生產企業職業病危害調查分析
來源:至德鋼業 日期:2020-08-05 22:40:44 人氣:426
工業焊管是一種中空的長條圓形鋼材,廣泛用于石油、化工、醫療、食品、輕工、機械儀表等工業輸送管道以及機械結構部件等,在經濟發展中需求量很大,然而在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影響著工人的身體健康。為了解不銹鋼工業焊管生產企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情況,本研究于2016年8月對晉中市某不銹鋼工業焊管生產企業進行了職業病危害調查及檢測,根據結果對該企業的職業病危害程度進行分析評價。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晉中市某不銹鋼工業焊管生產企業于2012年8月建成,引進了先進的不銹鋼直縫焊接成型生產線、不銹鋼單支成型(JCOE)生產線等設備,項目產品品種:城市飲用水管,煤礦用不銹鋼瓦斯管,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焊管,鍋爐、熱交換器和冷凝器用管,食品衛生用管,機械結構用管等。主要生產工藝包括原料、分條、焊接制管、熱處理、矯正、矯直、修端、酸洗、水壓測試、檢驗(噴?。?、包裝、出貨(入倉)。
1.2方法:①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經過現場職業衛生調查和查閱文獻及結合我國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目錄確定各崗位主要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②③職業病危害因素采樣與檢測:根據《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GBZ159-2004的要求,在正常工作狀態和環境下選擇有代表性的崗位進行采樣,根據《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氧化物》GBZ/T160.32-2004;《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無機含氮化合物》GBZ/T160.29-2004;《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氟化物》GBZ/T160.36-2004;《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脂肪族酮類化合物》GBZ/T160.55-2007;《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第1部分:總粉塵濃度》GBZ/T192.1-2007;《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7部分:高溫》GBZ/T189.7-2007;《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8部分:噪聲》GBZ/T189.8-2007《高溫作業環境氣象條件測定方法》GB/T934-2008和《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第6部分:紫外輻射》GBZ/T189.6-2007分別測定工作場所空氣中臭氧、二氧化氮、氟化氫、丙酮、電焊煙塵、其他粉塵濃度和工作場所噪聲、高溫、熱輻射、紫外輻射強度或溫度。
2結果
2.1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情況:根據職業衛生調查、文獻查閱和結合我國職業衛生檢測方法及職業接觸限值確定各工作崗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見表1。
2.2化學性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該企業化學性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焊接崗位使用氬弧焊時產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焊縫清潔崗位使用的丙酮和酸洗鈍化崗位產生的二氧化氮、氟化氫。其中酸洗鈍化崗位產生的二氧化氮濃度超過了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其他崗位產生的化學性職業病危害因素均未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見表2。
2.3粉塵檢測結果:該企業粉塵主要是剪切、焊縫打磨過程中產生的金屬性粉塵,其合格率為66.7%,焊接時產生的電焊煙塵,其濃度低于國家標準限值,見表3。
2.4物理因素檢測結果:該企業在下料、刨邊、銑邊、焊接、成型、打磨等多個生產工序中產生噪聲;在固溶處理工藝中有高溫、熱輻射的產生,另外在焊接過程中產生電焊弧光,其中剪切和打磨崗位噪聲超標,其余噪聲崗位未超標。高溫、熱輻射和紫外輻射等物理因素檢測指標均未超過國家職業接觸限值,見表4。
3討論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不銹鋼的消費量不斷增加,其中不銹鋼工業焊管的需求量同樣日趨擴大,市場前景看好。然而,不銹鋼工業焊管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一直影響著工人的健康。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12年版)》(安監總安健(2012)73號)規定,金屬制品行業屬于職業病危害風險較重的行業。
本調查中該不銹鋼工業焊管生產企業的工人在酸洗鈍化崗位接觸的化學性職業病危害因素二氧化氮濃度超過了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在此環境下工作極易刺激、腐蝕眼和呼吸道,造成人體肺部損傷,國內文獻早有報道。從粉塵檢測結果顯示:外焊縫打磨崗位工人接觸金屬性粉塵濃度超標,廖日炎對某五金廠1112名接觸粉塵作業的在崗人員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結果顯示胸部X線片異常檢出率15.02%。提示企業要重視超標崗位粉塵濃度控制。
工人長期在噪聲強度超標的環境下工作,不僅可以損傷聽覺系統,導致聽力下降甚至耳聾,而且可以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及免疫系統等產生影響,引起高血壓、免疫功能降低等0,本調查中該企業在剪切、外焊縫打磨崗位工作的工人接觸噪聲超過國家職業接觸限值,表明噪聲也是危害工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不銹鋼工業焊管生產企業應盡可能采取措施控制噪聲的危害,包括選擇低噪音設備,盡量將噪聲源與作業人員隔開,加強個體防護,佩戴隔音耳罩、防噪聲耳塞,合理安排工作時間等。